ESS 的资助者和志愿者的关爱,激励着贫困乡村儿童为实现梦想而奋斗,更为他们树立了榜样,从小关爱他人。

西拉木伦河感悟

ESS四川代理人执行小组成员  王莉萍

2011年7月

2011年6月18日至23日,内蒙,赤峰市。在这里,我人生道路上短短6天的见闻,给我的岂止是好奇和惊讶,简直就是深深地感动和无比的震撼!

18日凌晨4点,当我被辽阔草原上第一缕曙光照得被迫睁开双眼的刹那,已被草原的神奇吸引住了,满心喜悦,满心期待……

镜头一:范老师和巴老师----两位ESS赤峰代理人   

范老师,2000年在赤峰市参加海内外基础教育研讨会时认识他。时任赤峰市教科所长。如今,已退休专职做ESS义工工作。瘦削的脸上布满皱纹,但透着的是刚毅和坚韧,话不多,慈祥的微笑,使你没有距离感。

巴老师,我们和她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虽已退休,那干练的口才、敏捷的行动,细致的安排仍不失当女校长时的风范,而且经常会在你不经意时给你一个意外的关怀,使你倍感温暖。

西拉木伦河水在这片沃土上汩汩地流淌了几千年,ESS项目人对祖国下一代的关爱热情就像这奔涌的河水一直默默地推动着我们这些代理人成员坚持不懈地奋勇向前!

18日,晨曦初上,两位代理人带着我们去火车站迎接这一次活动的主要成员--从北川来的校长和老师们。

下午,我们便开始了第一天的日程。

活动从县教育局会议室开始。此时,同样作为ESS代理人执行小组成员的我,心中的荣幸和自豪感由然而升。我庆幸自己在13年前成为这支队伍中的成员,也为能继续做ESS义工工作而感到自豪! 

镜头二:张传武,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内行。

西拉木伦河水滋润着他那白净的脸庞,让人感到更加亲切。在会上,张传武副县长及他的教育团队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引领,活动落实,推动读书工程开展》等的实践经验,首先让我们从理性上了解了他们这些年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工作成效。

西拉木伦河,蒙古语,意为"黄色的河"。是中华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发源于大兴岭山地赤峰市和克什克腾旗。赤峰市辖12个旗县、8个乡镇。

林西县,便是赤峰市最小的一个县。

"2005年,我们开始作战略布署调整,改变观念,宣传办学思想,树立特有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号召全社会关心教育、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六年来,我们抓落实、促成效,已小见成果,逐步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保障措施和考核制度。"

会后,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几所学校。

在官地寄宿制小学,我们观看了两个国学经典的课本剧表演,体会了"生本教育,阳光课堂"的数学、语文课展示。课堂上,孩子们积极踊跃举手发言,回答问题,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理念,以及这一理念带给学生的无比强大的自信心。

课后座谈会上,来自北川镭鼓小学的熊校长很有感触地说:"感觉孩子们不是简单地回答老师的提问,是在用心思考问题,小小年纪,令人吃惊啊!" " 是啊,他们不是在简单地教和学,而是学生们在做学习,老师在做教育。这样的课堂氛围,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发展聪明才智的一个平台,是一个能让孩子们有自由思维的空间。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中训练出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自信心,是过去传统教学无法比及的。"北川八一中学刘校长更是感慨!

镜头三:韩忠玲,林西县语文教研室主任,专家级教研人员。

她,身材娇小,近视眼镜后那双美丽的眼睛透着智慧,话音娓娓,充满自信和专业。

西拉木伦河水绵延在林西县境内。那涓涓的细流,秀美,坚韧。时值初夏,烈日高照,河水几近干涸,但映入眼帘的这个人给你感觉的是,久旱的土地迎来了一场绵绵细雨,沁人心脾。

 其实,在第一天,情况介绍会及中、晚餐上我就见过她。当时,要认识的人很多,我并没有太在意她。但在以后两天的活动中,她的表现和话语,却深深地吸引并打动了我,令我敬佩、叹服、终身难忘!

韩主任一直陪着我们听课。为我们答疑解惑。

林西实验小学四年级课内"批注式阅读教学"展示。这堂观摩课,我可是听得非常认真,在记录本上写下了许多的不解和疑问。比如:1.这样的教学给孩子们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以致没了童年的快乐?2.课堂上孩子们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但得到机会的仍然是全班的少数?那些不爱举手的学生或不敢发言的学生不就得不到锻炼的机会了吗?这样,会不会造成两级分化的现象?等等。

课后座谈上,韩主任的一番讲解和"自我批评"式的讲演,打消了我的疑虑:"批注式阅读的推广,是随着大战略布署的改变应运而生的。刚开始,老师们的观念转不过来,还是习惯'问题式教学'、'传统式教学'的方法。所以,我们首先就在转变观念上下狠功夫,先培养少数教师,以点带面,边教学边总结经验,然后逐步推广开来。比如:我们要总结今天这堂课内'批注式阅读教学'课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师课前设计的问题较多,深度不够,且所提问题涉及课文内容的分析较多。第二,学生批注时的联想较牵强,理论的东西较多。第三,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地读书,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多联想生活中的事例,变被动读书为主动吸取知识。第四,应多给小组讨论的时间,让腼腆、不爱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有表现的机会---"。

韩主任的这番"自我批评",不避讳,够专业!这让我们在观摩思考的听课过程中,看到了他们是怎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将"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效,以及先学后教,"与教研和科研极有成效地融合起来的。期间付出的心血,可以想象!

如果说这节课内"批注式阅读教学"展示课都还没能消除我们所有参观者的疑虑,那么,接下来的课外"批注式阅读教学"展示课,就彻底地让我们心服口服,甚至达到令人震撼的程度了。

我想北川的语文老师也是带着和我同样的疑问在听这节课的。疑问是:这是一堂精心预备的课吗?于是,他们选了一篇适合四年级孩子读的文章《莲叶青青》,想考考孩子们的真实实力。第二天上午,他们将这篇文章发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现场展示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孩子们拿到"考卷"就全神关注地在纸上写开了。我们一行仍心存疑虑,几乎所有的听者都不约而同地走到孩子们的座位边,俯下身去看孩子们在写些什么。

不多一会儿,老师让孩子们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想,再接下来就是全班听那些能"抢"到机会的同学们激烈而精彩的发言。那时那刻,场面之热烈----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那声音之自信、之高亢、之洪亮;那相互间评语之妥帖,那比喻之丰富,那想象之开阔,我们完全可以用央视主持人对大学生们在某场辩论赛上精彩表现的赞美来评价这些小孩子们。告诉你吧,我几乎是流着感慨而喜悦的眼水听完这节课的。

我曾经也是站过几年讲台的老师。这些年虽没在第一线教书,做着ESS项目工作,也时常不由自主地想去听听课,可没见过这样的课堂!多么精彩,多么令人感动!真让我长见识!

镜头四 :藏瑞祥,克旗经棚镇三义完小校长

臧校长,中等个子,稍瘦,精干。语言较多、语速较快。因而,可以用自信能干、钢强来形容他。

连续两年草原干旱,西拉木伦河水较往年浅少许多,可路两旁的白杨树还依然挺拔!

21 号下午, 我们一行人沿着缺水的西拉木伦河床一直往西北方向,来到了另一个学习目的地--克什克腾旗的经棚镇三义完小,继续我们的参观--不,应该是学习。臧校长是从克旗开车几十里地到林西来迎接我们一行人的。诚意可见,热情可见!

三义完小,学生200多人,教职工40多个。校舍是几排简陋的平房,一进学校大门,最养眼的是那片绿葱葱的蔬菜地。这片缺水的"沙漠绿洲"是全校师生日常生活的"甘泉"。多好啊!

我们在学校食堂享用午餐、晚餐,品尝他们自产食物的同时,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那种辛勤劳动背后的艰辛和不易。

时值学校艺术节。22号上午,我们见识了三义完小--一个乡村学校的"文艺表演"。你看:扬琴二重奏《映山红》、笛子独奏《湘江》、二胡独奏《我上幼儿园》、葫芦丝独奏《草原抒怀》、《赛马》、马头琴独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民乐合奏《金色狂舞.》、《花好月圆》、《喜洋洋》,独唱,合唱,独舞,群舞,手语舞,哦,还有《顶碗》······一点都不比城市里大学校的文艺演出逊色。这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尤其是那个弹扬琴的叫任宏娣的女孩,放下扬琴,又操起二胡,那不是未来的艺术家苗子么?

在三义完小,我们还听了一堂学前班的英语课,虽然,教学的内容并无多少新意,可孩子们的表现却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乡村孩子那种大胆、自信,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有那种强烈的表现欲望,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才多大一点的孩子啊!

镜头五:......

镜头六:......

镜头七:……

几天的行程里,我们在林西县、在克旗各乡镇学校的参观、学习,所有的一切都让我倍感亲切和感叹,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和震撼。如新林镇寄宿制小学的胖校长和瘦校长,那里的菜地、菜棚;学生们的寄宿制生活课;林西镇寄宿制五年级读书汇报课,兴趣小组活动,各种各样手工作品的展示,诵读经文的手语课间操,等等,等等。

我不想漏掉此次行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我不想忘却此次活动中的任何一个人物;我想长久回味那些感人场景给我留下的深刻记忆,我想循着他们的足迹,坚定不移地继续做着有益于孩子们的公益事业。

西拉木伦河,这条蒙古族人民的母亲河,就像汉族人民的母亲河---长江、黄河一样,几千年来孕育着中华大地的北部北疆。今天,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仍在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中华大家族的灿烂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