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助心智障碍者成长”项目

尊敬的王女士:

您好!

我是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我叫李玉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学习培训的资助和支持,我感到无比的荣幸。虽然相比您对我培训的支持,我的感谢来的晚了些,但我仍然要感谢您,这声“感谢”微不足道却发自肺腑。

大学毕业后,我便进入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在工作的3年里,面对我班上的特殊孩子们,尤其是自闭症孩子,我一直在寻找着方法,希望找到一个能够走进他们内心,读懂他们的方法,克总不知道从哪一方面开始着手。 一直到参加这次培训,听了台湾不同专家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我才开始有了方向。这对我以后的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五天的学习中,席芸老师的风趣幽默、郭色娇老师的学识渊博、黄玫玲老师的严谨认真、周诗仪老师的学术的专业,让我深有感触,深感我们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对孩子们的了解少之又少,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还得来自于实践,多观察学生,多了解他们。

短暂的学习时间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郭色娇老师,她让我们叫她“阿娇姐姐”,因为她还很年轻,虽然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她仍然致力于特殊教育,心态非常好,她总是微笑着,很幽默的给我们分享她的教学经验。我更佩服的是她深入到实践,真心实意的为特殊孩子的发展而奉献自己,我觉得这是很多从事特教行业的教师专家少有的。我记得阿娇姐姐给我们举过这样一个实例: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上课往外跑,老师去追他,他反而跑得更快,而且笑得很开心,后来老师索性不理他,走近他的时候不看他,他奇迹般的没有跑开,老师就很快把他带进教室了。此刻我想到我们学校的一个自闭症孩子,他也会在上课时候在操场上乱跑,老师越是走近他追他,他跑得更快,笑的很得意。是否我们也可以像阿娇姐姐一样慢慢走近这个孩子,不看他,然后把他带回教室。他们是否就是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如果老师不理会,那么他们会觉得没意思,然后乖乖被带走。这些孩子真的很神奇,两个不同地方,不同语言的孩子,可是他们的行为确实如此的相似,难道是上天给这些孩子设置了同样的密码,需要我们去解开吗?这些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和我们一起培训的学员,至今我不知道怎么称呼她,毕竟我们没有任何交流。听课的时候,她发言挺积极的,起初我以为她是某一所特殊学校或者机构的教师,通过别人介绍才知道是一名自闭症孩子的母亲,那时候我对她充满了同情!而后了解到她为了孩子不断的学习有关自闭症的知识,在康复训练她的孩子的同时又加入到康复机构帮助更多的特殊孩子和家庭。那时,我对她肃然起敬!不由得让我想起大学期间我去过的一家自闭症康复机构,那时候为了学习更多实际操作的知识,我和同学每周会去那里做义工,那家机构的负责人也是一名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她训练着和自己孩子一样的每一个孩子。那是怎样一种毅力才能够让她们坚持到现在!那是怎样一种胸襟才能让她们忍着内心的剧痛伸出自己的双手去帮助别人,她们同样让人同情也让人觉得可敬!

此次培训是我参加工作以来收获最多的,短短五天的时间,让我有机会学习到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是给了我一次向同行经验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了解到了台湾和大陆对于特殊教育教学的区别。我佩服台湾教师对孩子们的负责,佩服她们对自己专业的态度,佩服她们能够在退休后依然坚守在特殊教育的岗位上,为了孩子们而努力。在前辈们的周密安排、精心准备下,通过座谈、交流和案例分析,对台湾的特殊教育教学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前辈们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经验和做法,对我的启发很大、触动很深,使我们的这次外出学习任务得以圆满完成。特殊教育的路任重而道远,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们用更专业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孩子们!

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李玉莉

2016-5-4